延安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根據局的黨組安排,我很幸運地和三十多名公用事業系統的成員一起去延安參加了為期五天的“永不忘記使命”黨的教育培訓課程。在延安學習的這幾天里,我親眼目睹了新中國創始人生活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感受到了改變歷史的精神力量,接受了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延安的精神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延安精神”一直是我所熟悉和陌生的。它熟悉延安作為我黨的革命根據地,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中國革命力量從弱到強的輝煌進程。在平靜的歲月里,陌生的生活我并沒有真正理解延安精神的全部內涵。這次延安之行,讓我在這革命熱土里,聆聽英勇的革命先烈的事跡,哀嘆這來之不易的和平而美好的現在生活,體驗那曾經熟悉而陌生的“延安精神”。
在延安黨校開學典禮上,Hehailun教授以“延安紅色教育精神及其時間價值”為主題做了精彩的演講。通過教授的講座,我對延安的過去和現在有了更深的了解,了解為什么中國革命在這塊土地上得以生存、發展和繼續發展。以及“延安精神”在不同時代的價值和意義。
在延安革命紀念堂,通過評論員的詳細解釋,我們系統地了解了我們黨在延安的十三年是如何從挫折走向勝利的,毛澤東思想是如何豐富了黨的發展,使黨的思想日益成熟的。延安精神是在什么歷史背景下孕育和發揚的。
在楊家嶺革命現場,聽眾講述了“毛澤東和毛澤東父子”的故事。毛安英曾在蘇聯學習。當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毅然辭去蘇聯軍隊的職務,回到祖國,到農村開墾,到工廠當工人,到朝鮮戰場,在那里犧牲。毛主席既是一個偉大的人,也是一個偉大的父親。他沒有特別照顧他的兒子。然而,在得知兒子的不幸犧牲后,他獨自一人在屋子里,一個人整晚都在抽煙。
在鳳凰山革命的現場,一個七、八歲的年輕女孩自愿當講師。她以恰當的身體動作來解釋革命故事,讓我們看到延安的革命精神。這片熱土的世代傳承。
下一條: 紅色拓展培訓的意義